有網(wǎng)友問:和父親第一次做親子鑒定辦理入戶沒成功,一年后帶上母親再去做親子鑒定卻不能跟父親姓是為什么?
上戶親子鑒定一般結(jié)果是親生的才能上戶的,如果跟父親做親子鑒定結(jié)果是非親生的是不能上戶;特殊情況非親生的上戶需要做親子鑒定的肯定是有特殊情況存在,要不做親子鑒定上戶就失去了意義,本身做親子鑒定上戶就是科學技術(shù)控制某些政策相對的科學性和公正性。那么那種情況做親子鑒定不能更父親姓呢?
孩子跟母親是親子關系,跟父親不是親子關系。只有這個時候上戶的時候是要求孩子落戶的姓只能跟母親姓,不能跟養(yǎng)父親姓的。而且在做司法親子鑒定時候孩子沒有證件時,若是姓寫成跟父親的這邊的姓,可能存在更換成跟母親姓而需要重新錄入孩子DNA信息的風險,即孩子和母親在做司法親子鑒定出具了司法檢驗報告后,入戶時需要司法檢驗報告中孩子跟母親姓一致,就需要去親子鑒定中心重新做孩子的DNA、重新錄入孩子的信息。
網(wǎng)友這種情況應該是跟父親是非親生的,跟母親是親生的。這種入戶親子鑒定一般只需要跟母親做司法親子鑒定就可以了。如果要求父親參與,可以直接說明父親這邊是非親生的,如果上戶的戶口所在地有需要的就讓父親參與進來。
相關評論:
科鑒基因來自河北固安的客戶反饋:孩子隨母親嫁到男方家庭,需要做親子鑒定。
2015年做的上戶口親子鑒定,做孩子和母親的落戶親子鑒定,隨母親落戶到男方的戶口所在地,當時孩子是沒有證件的,孩子的姓就和養(yǎng)父了,結(jié)果鑒定報告拿到戶籍室,不能上戶,說是孩子的這個地方的姓要和母親相同,只要北京鑒定中心重新按要求更換了孩子的姓氏。之后才和母親一起落戶到男方的戶口所在地。
科鑒基因來自內(nèi)蒙古的客戶反饋:孩子做親子鑒定,把在親戚家的戶口遷入到親生父母的名下。
2017年做的孩子和父母親的司法親子鑒定。孩子因計劃生育,戶口一直落在農(nóng)村孩子父親姐姐的名下,已有和姐夫同姓的姓名,做親子鑒定的時候,提供的是孩子的已有的戶口本,做完親子鑒定后,落戶在親生父母的戶口所在地,更改了孩子的姓氏,恢復到本該有的原始的姓名。